刘海中慌乱逃离,李副厂长骂骂咧咧,心中却舒畅了许多。这种蠢材,对付杨厂长都不够格,存在简直是多余。
情绪稍缓,李怀德看了看时间,起身前往钳工车间。关于秦京茹的情况,他也已了解得差不多。
她不过是个见利忘义的女人。无需他多费手段,只需静坐办公室,她自然会贴上来。
如果不是当前与杨厂长的斗争需要谨慎行事,秦京茹早已落入他的掌心。
一听到下班的广播声,李建国就跨上自行车,匆匆前往红星小学。
“我父母想请你再次去我们家吃个饭。”冉秋叶轻声细语,尽管他们已经十分熟悉,但提及此事,她仍旧显得有些害羞。
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基本稳定,但仍保持着那份模糊不清的状态。
李建国心里明白,冉秋叶主动邀请他回家吃饭,已经代表了家人的认可,“这两天我都有安排,那就定在后天吧。”
“好的。”与冉秋叶告别后,李建国带着欣怡驶向北新桥的茶楼,来这里的多半是住在附近的退休干部和商人。
在这个年代,能悠闲地坐在这里的,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。茶楼还会邀请一些曲艺人为这里增添气氛。
这是京津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文化,即所谓的三教九流。当然,大部分人并不是真的来听曲。
一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老朋友聚在一起,谈论着家长里短,谈累了,便喝上两口茶,注意力转移到台上表演的曲艺人身上。
民间的唱戏艺人很多,那些有编制的,国家会发放工资,每月在二十到五十元之间。
李建国骑车带着欣怡抵达了楼门前,眼前一派热闹景象。随着这半年经济的逐步回暖,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。
李建国很快就发现了坐在窗边的刘大舅,以及他旁边的一位留着半脸胡子的中年男子,他带着微笑走上前去。
除了刘大舅,还有程向东主任,两人正等着他的到来。刘大舅此次特意安排了这次会面,希望李建国的销售难题能够得到解决。
“李先生,你终于来了,这位是程向东程主任,负责市场的人。”刘大舅介绍道。
在相互问候之后,李建国说明了来意,刘大舅迫不及等到地询问他带来了什么货物。
李建国轻轻碾碎了一颗花生,然后指向碟中其余的花生说道:“我有一些花生。”
听到这话,刘大舅和程主任都感到十分惊讶。
因为按照常规,北方的花生收获季节已过,现在已是十一月末,市场对花生的需求应该已经大幅减少。
“我前段时间收购了一批花生,但一直没能找到销路。程主任,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解决这批花生的去路问题?”李建国解释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