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爸妈的情况如何了?”李建国问。
“他们来信了,情况不妙,被迫停职,还被莫须有的罪名困扰。”
冉秋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。
两位老人带着满腔热血回国建设,却遭遇了不公的回报,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委屈。
“看来闲置在家,倒不如把二老接来同住,相互间也有个关照。
后院的空房正好可以利用,我明天就去街道办租赁手续,也免了房产转移的麻烦。“
“把父母接到四合院,这样不会给你带来不便吗?”
李建国自从选择了和冉秋叶共同生活,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“别傻了,我们是一家人,何须分彼此?”
听到这些,冉秋叶的眼睛不禁湿润。
现在,她的家庭可以信赖的,唯有李建国。
第二天,红星轧钢厂又出现了几起典型案例,连带着车间主任也受到了牵连。
杨厂长忍不住为几句话辩护,却遭到革委会赵主任的严厉指责。
要不是领导班子及时说情,杨厂长恐怕也难逃被批斗的命运。
尽管最终有惊无险,但全厂职工都对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连杨厂长都无法幸免,更何况他们这些普通工人。
经过这场风波,革委会在厂内的权威更加稳固。
“真是气死我了,你听到了吗?那个赵主任竟然当众说我是工人阶级的叛徒!”
回到办公室,杨厂长向李建国抱怨,语气中满是不满。
“您先别发火,他没在众人面前指责您,已经是很给面子了。”
李建国颇有些无奈道,“呵,你的意思,我还得带上礼物亲自去道谢不成?”
李建国的这番话让杨厂长更是怒火中烧。
“成天搞教育,看看这周,工厂的产量还不到从前的十分之一。”
“照这样下去,别说是完成上级的生产指标,就连给工人发工资都成问题。
如果工厂不得不停工,这一万人的生计难道要国家全权负责?“
杨厂长直接点出了当前最为紧迫的困境。
经济刚刚显露出复苏的苗头,民众的生活品质也才刚刚有所提升。
结果却可能因为现状而前功尽弃。
听完杨厂长的抱怨,李建国回到厨房,刘岚和马华他们只要闲下来就会背诵语录。
在革委会面前,连杨厂长都不得不忍气吞声,他们这些没有背景的小员工,只能随波逐流。
李建国并不想过多干涉,他觉得这样的心态至少能帮助他们在当前的时代里保护好自己。
下班铃声一响,李建国快步走向胭脂巷。
冉家往日的热闹不复存在,变得冷清。
即使对形势不够敏感,周围的亲友也能感受到这种异样的氛围。
“哎,李建国来了?”
冉父一见到他,脸上的阴霾立刻散去。
但很快,他发现冉秋叶没有随李建国一同前来,脸色顿时又沉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