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些理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?”
“就是看书,自己慢慢领悟的。”
“自己领悟的?这话你自己信吗?”大领导故意瞪大了眼睛,质疑李建国的不实诚。
李建国无奈地摊开双手,表示自己不过是按照历史书籍上的内容陈述而已。
“哈哈,你这小子,这么说话可不多见!”看着李建国愈发不拘小节的态度,杨厂长心里有些急躁,他和大领导相识多年,自己都不敢这样随意交谈。
“哈哈哈,没关系,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。”李建国的直接和率真正中大领导的下怀,在官场久了,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拐弯抹角。
“小李啊,你方才的观点很有见地。虽然我负责的是工业部,但工业和农业在市场方面是相通的。‘三自一包’的理念和你提出的看法其实是一脉相承的。”
“小杨工作繁忙,不常来拜访,你和欣怡空闲时不妨多来家里聊聊。”听到这番话,杨厂长心中为之一震。
看样子,李建国的话确实产生了效果,大领导已经把他当作自己人了。
聊了一会儿近况后,李建国便随着杨厂长一同离开了,他们刚一走,大领导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。
“小李刚才的那番话与上级某些领导的思路不谋而合,真好奇这小子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见解?”
“你这是身在其中,不知所以。李建国是名厨师,每天与各种市场食材接触,对市场理解深刻一些,这不也很正常吗?”
“不,那些市场上的小贩日复一日地忙碌,却没人提出这样的观点。我认为李建国具备相当敏锐的政治意识,仅作为一个厨子,确实大材小用了。”
“你难道是想建议他步入政坛?”当厨子顶多让几人饱腹,而一位优秀的政治家,却能造福万民。李建国今日的言论确实刷新了大领导对他的认知。
自由市场的概念还在探讨阶段,其优劣都还只是理论上的争论,李建国对市场的洞察甚至超越了某些专业人士。
“你省省吧,总是听你发牢骚,别把李建国推进困境,当厨子也未必不是好事。”领导的夫人一番话让大领导语塞,接着只能苦笑着摇头。
“你总是这样给人泼冷水,那在你看来,李建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?”领导夫人边整理边小声嘀咕,“嘴甜而已?”
大领导无言以对,“你能不能不要只看表面?”“我看了,这孩子的本质就是嘴甜!”大领导生平少有如此无奈的时刻。
在返程的路上,平日里话多的杨厂长也变得沉寂,只是不时地审视李建国。“杨厂长,有话就直说吧,我有点害怕。”
“别装了,老实说,你这番理论是从哪里学来的?”
“我说是自学成才,你们却都不相信。”李建国保持沉默,杨厂长也未勉强他多言,他心中暗想,自己这多半生难道就这样白费?